卜算子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来源:m.miyupu.com 录入:谜语铺
卜算子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所创作的一首词,以雁喻人,处处写雁,处处写人。
原文: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字词解释:
⑴本篇以雁作比喻,与中卷苏轼《卜算子》词作法似相似,却反映出北宋末动乱的状况。首句即喻南渡事。
⑵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
⑶汀:平水。《说文》:“汀,平也。“
⑷“矰“,短箭。”缴“,以生丝系矢而射,亦称弋射。《淮南子·修务训》:”衔芦而翔,以备矰弋。“李白《鸣雁行》:”畏逢矰缴惊相呼“,即本词下片意。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翻译:
大雁向南飞,在风雨中与雁群离散。它忍饥挨饿,累得垂下了两只翅膀,只好独自飞下寒汀。
与鸥鹭同宿地面也难安宁,天空中又有箭矰时时威胁生命。眼望云海茫茫却没有资金的安身之处,谁能听到它急切的哀鸣声。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阅读答案:
试题:
(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
面?(4分)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旅雁的形象:①失群孤独,饥寒交迫。②心忧迷惘,凄苦哀鸣。(每点1分,共2分)南渡的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心惊害怕。②亲人失散,哭声不断。(每点1分,共2分)
(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2分)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4分)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创作背景:暂无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赏析:
靖康之难对于北宋末年的词人来说,是一次创深痛巨的灾难。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性格,以及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不少爱国词人通过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将国家民族的这次大灾难在他们的词作中反映出来。朱敦儒就是其中之一。1126年(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进逼朱敦儒的家乡洛阳,中原大地沉浸在血与火的深渊。朱敦儒不得不背井离乡,加入了混乱的流亡队伍,开始了他艰辛的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这首咏旅雁的《卜算子》词就是借失群旅雁来反映他的流亡生活的。借旅雁来为自己写照,并非从朱敦儒开始的。白居易就写过一首旅雁诗,借雁自伤:“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下文借旅雁的遭际引起自己的身世之感:“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见此客鸟伤客心,赎汝放汝飞入云。”朱敦儒的这首《卜算子》在艺术手法上与白居易的《旅雁》颇相类似。但不同的是白居易只是借旅雁的遭遇自伤个人的贬谪南迁,而朱敦儒却是借南飞的失群旅雁为喻,不但倾诉了自己个人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亡家破的深哀巨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荣辱升沉范畴。而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朱敦儒离开洛阳南逃是在靖康元年的冬天,词的起拍便指出冬天。旅雁在南飞途中遭到了风雨的侵袭,行列凌乱,孤雁失群。这风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是借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遭受风雨袭击的旅雁,沿途饥渴劳累,疲惫不堪,翅垂翼重,无法高飞,只好独宿寒汀,处境孤苦。以此比喻他在流亡途中忍饥受渴,孤苦无依,困顿不堪的遭遇。
过片紧承上片结句,旅雁下到寒汀后,并未获得同类应有的同情,有鸥鹭难亲之苦,在天上则有矰缴相逼之忧。矰缴是猎取飞鸟的工具,矰是短箭,缴是系在箭尾的丝绳。《史记·留侯世家》说:“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矰缴,尚安所施”,鸿鹄只有高飞,一举千里,猎人的矰缴才能无所施,鸿鹄才免性命之忧。然而朱敦儒笔下的旅雁却是“饥渴辛勤两翅垂”,飞也飞不动,只能独下寒汀,何言千里?只好听任矰缴相逼了。这与白居易的“旅雁”遭到江童网捕有类似之处。
这首词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以雁喻人,处处写雁,处处写人。雁的遭遇,也就是作者自己和当时千百万人民的共同遭遇。描写生动,形象鲜明。
个人资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相关推荐:
相见欢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鹧鸪天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原文: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字词解释:
⑴本篇以雁作比喻,与中卷苏轼《卜算子》词作法似相似,却反映出北宋末动乱的状况。首句即喻南渡事。
⑵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
⑶汀:平水。《说文》:“汀,平也。“
⑷“矰“,短箭。”缴“,以生丝系矢而射,亦称弋射。《淮南子·修务训》:”衔芦而翔,以备矰弋。“李白《鸣雁行》:”畏逢矰缴惊相呼“,即本词下片意。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翻译:
大雁向南飞,在风雨中与雁群离散。它忍饥挨饿,累得垂下了两只翅膀,只好独自飞下寒汀。
与鸥鹭同宿地面也难安宁,天空中又有箭矰时时威胁生命。眼望云海茫茫却没有资金的安身之处,谁能听到它急切的哀鸣声。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阅读答案:
试题:
(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
面?(4分)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旅雁的形象:①失群孤独,饥寒交迫。②心忧迷惘,凄苦哀鸣。(每点1分,共2分)南渡的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心惊害怕。②亲人失散,哭声不断。(每点1分,共2分)
(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2分)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4分)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创作背景:暂无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赏析:
靖康之难对于北宋末年的词人来说,是一次创深痛巨的灾难。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性格,以及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不少爱国词人通过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将国家民族的这次大灾难在他们的词作中反映出来。朱敦儒就是其中之一。1126年(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进逼朱敦儒的家乡洛阳,中原大地沉浸在血与火的深渊。朱敦儒不得不背井离乡,加入了混乱的流亡队伍,开始了他艰辛的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这首咏旅雁的《卜算子》词就是借失群旅雁来反映他的流亡生活的。借旅雁来为自己写照,并非从朱敦儒开始的。白居易就写过一首旅雁诗,借雁自伤:“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下文借旅雁的遭际引起自己的身世之感:“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见此客鸟伤客心,赎汝放汝飞入云。”朱敦儒的这首《卜算子》在艺术手法上与白居易的《旅雁》颇相类似。但不同的是白居易只是借旅雁的遭遇自伤个人的贬谪南迁,而朱敦儒却是借南飞的失群旅雁为喻,不但倾诉了自己个人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亡家破的深哀巨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荣辱升沉范畴。而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朱敦儒离开洛阳南逃是在靖康元年的冬天,词的起拍便指出冬天。旅雁在南飞途中遭到了风雨的侵袭,行列凌乱,孤雁失群。这风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是借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遭受风雨袭击的旅雁,沿途饥渴劳累,疲惫不堪,翅垂翼重,无法高飞,只好独宿寒汀,处境孤苦。以此比喻他在流亡途中忍饥受渴,孤苦无依,困顿不堪的遭遇。
过片紧承上片结句,旅雁下到寒汀后,并未获得同类应有的同情,有鸥鹭难亲之苦,在天上则有矰缴相逼之忧。矰缴是猎取飞鸟的工具,矰是短箭,缴是系在箭尾的丝绳。《史记·留侯世家》说:“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矰缴,尚安所施”,鸿鹄只有高飞,一举千里,猎人的矰缴才能无所施,鸿鹄才免性命之忧。然而朱敦儒笔下的旅雁却是“饥渴辛勤两翅垂”,飞也飞不动,只能独下寒汀,何言千里?只好听任矰缴相逼了。这与白居易的“旅雁”遭到江童网捕有类似之处。
这首词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以雁喻人,处处写雁,处处写人。雁的遭遇,也就是作者自己和当时千百万人民的共同遭遇。描写生动,形象鲜明。
个人资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相关推荐:
相见欢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鹧鸪天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网址:http://m.iqcun.com/juzi/shiju/48186.html
下一个: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朱敦儒
上一个:感情深厚的诗句
最新评论
- 承德露露 评论 发表于 2018-06-10 11:08:45
急 求助 谜语问题夜来棋局开 (打俗语六字)
相关诗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