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苏舜钦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来源:m.miyupu.com 录入:谜语铺
夏意苏舜钦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原文: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意字词解释:
⑴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清:清凉。
⑵透帘:穿透帘子。
⑶觉(jué):睡醒。
夏意翻译:
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夏意阅读答案:
试题:
1.此诗中的“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
2.石榴开花红似火,应该很刺眼,但这首诗因为用了一个“____”字而不觉得刺眼。
3.第四句中的“梦觉”说明诗人曾昼寝,前面第___句中的“____”字已做了伏笔。
4.末句写黄莺的鸣声与整首诗所营造的清幽之境是否矛盾?
5.苏舜钦的《过苏州》中有一句:“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不仅上下句对偶,而且句中对偶。请说说句中是如何对偶的?
答案:
1.清
2.帘(隔帘而望榴花)
3.一 席
4.并不矛盾。因为黄莺的鸣声反衬出小院的清幽。
5.“绿树”对“白鹭”,“近水”对“远山”。
夏意创作背景:无
夏意赏析:
夏季的白昼是漫长的,夏季的中午又是那么炎热,在夏季,午睡成为一种享受,诗人们也津津乐道午睡的舒适及醒来时的惬意。夏日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自从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名言传世后,午睡的各种情趣不断出现在诗中。如唐柳宗元《夏昼闲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宋张宛丘《夏日》:“黄帘绿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些轻松的诗句,与炎炎赤日、蒸人暑气成为截然不同的概念,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情趣。苏舜钦这首《夏意》诗所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第三句把上两句所说加以综合,点出中午这个时间,说庭院深深,午时也绿阴遍地,凉意沁人。通过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可接手写午睡了,诗却一下跳开,直接写梦醒,用笔灵活。梦醒后宁谧,又通过不时传来断续的莺声来反衬。睡醒后恬静舒适,睡觉时恬静舒适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诗人想表现的“夏意”。
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诗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断利用色彩来表现景物,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午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这首诗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个人资料: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相关推荐:
和淮上遇便风翻译赏析
夏意 苏舜钦_夏意赏析
原文: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意字词解释:
⑴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清:清凉。
⑵透帘:穿透帘子。
⑶觉(jué):睡醒。
夏意翻译:
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夏意阅读答案:
试题:
1.此诗中的“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
2.石榴开花红似火,应该很刺眼,但这首诗因为用了一个“____”字而不觉得刺眼。
3.第四句中的“梦觉”说明诗人曾昼寝,前面第___句中的“____”字已做了伏笔。
4.末句写黄莺的鸣声与整首诗所营造的清幽之境是否矛盾?
5.苏舜钦的《过苏州》中有一句:“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不仅上下句对偶,而且句中对偶。请说说句中是如何对偶的?
答案:
1.清
2.帘(隔帘而望榴花)
3.一 席
4.并不矛盾。因为黄莺的鸣声反衬出小院的清幽。
5.“绿树”对“白鹭”,“近水”对“远山”。
夏意创作背景:无
夏意赏析:
夏季的白昼是漫长的,夏季的中午又是那么炎热,在夏季,午睡成为一种享受,诗人们也津津乐道午睡的舒适及醒来时的惬意。夏日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自从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名言传世后,午睡的各种情趣不断出现在诗中。如唐柳宗元《夏昼闲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宋张宛丘《夏日》:“黄帘绿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些轻松的诗句,与炎炎赤日、蒸人暑气成为截然不同的概念,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情趣。苏舜钦这首《夏意》诗所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第三句把上两句所说加以综合,点出中午这个时间,说庭院深深,午时也绿阴遍地,凉意沁人。通过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可接手写午睡了,诗却一下跳开,直接写梦醒,用笔灵活。梦醒后宁谧,又通过不时传来断续的莺声来反衬。睡醒后恬静舒适,睡觉时恬静舒适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诗人想表现的“夏意”。
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诗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断利用色彩来表现景物,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午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这首诗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个人资料: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相关推荐:
和淮上遇便风翻译赏析
夏意 苏舜钦_夏意赏析
网址:http://m.iqcun.com/juzi/shiju/48653.html
下一个:初晴游沧浪亭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最新评论
- 侠客 评论 发表于 2018-06-12 10:23:19
谁能猜出 老大嫁作商人妇 (猜一词语) 这个谜语,急!
相关诗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