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谜语专家

点绛唇 苏轼 红杏飘香

发布时间:2016-09-19 来源:m.miyupu.com 录入:谜语铺
  点绛唇 苏轼 红杏飘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词,这首诗词写相思怀人写得十分的真情、深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点绛唇 苏轼 红杏飘香


原文:
点绛唇  
作者:苏轼
红杏飘香,
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
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点绛唇 苏轼拼音:
hóng xìng piāo xiāng ,
liǔ hán yān cuì tuō qīng lǚ 。
shuǐ biān zhū hù 。
jìn juàn huáng hūn yǔ 。
zhú yǐng yáo fēng ,
yī zhěn shāng chūn xù 。
guī bú qù 。
fèng lóu hé chù 。fāng cǎo mí guī lù 。
 
点绛唇 苏轼翻译:无
 
点绛唇 苏轼字词解释:
⑴尽:犹言“总是”。
⑵伤春绪:相思情。
 
点绛唇 苏轼赏析
这是一种相思怀人之作,写得深情一片,感人至深,足见东坡豪放而外,别有一番情怀。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江上柳如烟”之名句。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着一“飘”字,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写翠柳,状之以含烟,继之以拖轻缕,既能写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这里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
下边二句,遂由景及人。“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朱户、临水,透出一种秀雅之致,以暗示伊人之美。“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冠一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悉绪满怀,相思成疾矣。此句又与上片尽卷黄昏雨相映照。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成共时之奇境。“归不去”,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
“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凤楼朱户归不去。唯有长存于心的瞩望而已。“何处”二字,问得凄然。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互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词人以芳草萋萋的旧典象喻之。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楼朱户,但实无法越过。着一“迷”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跃然纸上。
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相反相成,令人神往,意境凄迷。此词造诣之妙,还于意境之空灵。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似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网址:http://m.iqcun.com/juzi/shiju/76627.html
下一个:浪淘沙 苏轼 词
上一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一
最新评论
筠羊 评论 发表于 2018-10-02 19:44:14

这个谜语有点难哦,答案是不是很难猜出来啊

相关诗句大全
梅花二首 苏轼 赏析
阳关词三首中秋月
初入庐山赏析_初入庐山翻译
儋耳 苏轼 赏析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赏析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苏轼的诗过都昌
纵笔三首其一翻译
木兰花令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