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谜语专家

游斜川诗序翻译_游斜川诗序阅读

发布时间:2016-10-01 来源:m.miyupu.com 录入:谜语铺
 
  游斜川诗序阅读,这首诗着重表达了作者在晚年时期的苦闷心境。本文游斜川诗序阅读由谜语网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游斜川诗序


 
导读:
  田园诗人陶渊明即使在隐居之后,生活也并不是十分快乐的,有此诗可见一二。原文如下: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纺,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睬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翻译:
  正月初五辛酉日,天气晴朗和暖,风光景物宁静优美。我与两三位邻居,一同游览斜川。面对悠然远逝的流水,眺望曾城山。夕阳中,鲂鱼,鲤鱼欢快地跃出水面,鳞光闪闪;水鸥乘着和风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那南面的庐山久负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为它吟诗作赋。至于曾城山,高耸挺拔,无所依傍,秀丽地独立于平泽之中;遥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就更加喜爱眼前这座山的美名。如此欣然面对曾城赏景,尚不足以尽兴,于是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各位游伴分别写下年龄、籍贯,并记下这难忘的一天。
新岁匆匆又过五日,我的生命终将止休。
想到这些胸中激荡,趁此良辰携友春游。
天气和暖碧空如洗,依次列坐偎傍溪流。
缓缓流水鱼儿驰游,静静空谷高翔鸣鸥。
湖泽广阔纵目远眺,凝视曾城沉思良久。
秀美不及曾城九重,目极四周无与匹涛。
提起酒壶款待游伴,斟满酒杯相互劝酬。
尚且不知自今以后,能否如此欢乐依旧
酒至半酣放开豪情,全然忘却千载忧愁。
今朝欢乐姑且尽兴,明日如何非我所求。
 
游斜川诗序阅读主旨:
  此诗在赞美斜川一带自然风光的同时,抒发了诗人晚年苦闷的心境。
 
字词解释:
(1)辛酉:据逯钦立考证,是“正月五日”的干支。一本“酉”作“丑”。
(2)澄和:清朗和暖。
(3)风物:风光,景物。闲美:闲静优美。
(4)邻曲:邻居。
(5)斜川:地名。据骆庭芝《斜川辨》,斜川当在今江西都昌附近湖泊中。
(6)曾城:山名。曾同“层”。一名江南岭,又名天子鄣,据说上有落星寺,在庐山北。
(7)鲂(fáng房):鱼名。
(8)和:和风。
(9)南阜:南山,指庐山。
(10)名实旧矣:旧与新对应,有熟悉之意。这句意思是说,庐山的美名和美景,我久己熟悉了。
(11)傍无依接:形容曾城高耸独立,无所依傍。
(12)独秀中皋(gāo高):秀丽挺拔地独立在泽中高地。皋:近水处的 高地。晋代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说:鄣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
(13)灵山:指昆仑山最高处的曾城,又叫层城。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为西王母及诸神仙所居,故曰灵山。《水经注》载:“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所以,灵山又称层城九重。这是诗人游斜川时,由目前所见之曾城,而联想到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故曰“遥想灵山”。
(14)嘉名:美名。眼前之曾城与神仙所居之曾城同名,因爱彼而及此,故曰“有爱嘉名”。
(15)欣对不足:意思是说,高兴地面对曾城山赏景,尚不足以尽兴。
(16)率共:本是形容贸然,轻率的样子,这里作“即兴”解。一本“共”作“尔”。
(17)疏:有条理地分别记载。乡里:指籍贯。
(18)开岁:一年开始,指元旦。倏(shū书):忽然,极快。行:即将,将要。休:生命休止,指死亡。
(19)动中怀:内心激荡不安。及辰:及时,趁着好日子。兹游:这次游赏,指斜川之游。
(20)气和:天气和暖。天惟澄:天空清朗。班坐:依次列坐。依:依傍,顺着。远流:长长的流水。
(21)弱湍:舒缓的水流。驰:快速游动。文鲂:有花纹的妨鱼。闲谷:空谷。矫:高飞。鸣鸥:鸣叫着的水鸥。
(22)迥(jiǒng窘)泽:广阔的湖水。迥,远。散游目:纵目远望,随意观赏。缅然:沉思的样子。睇(dì弟):流盼。曾丘:即曾城。
(23)微:无;不如。九重:指昆仑山的曾城九重。秀:秀丽。顾瞻:即瞻前顾后,放眼四周。匹俦:匹敌,同类。
(24)壶:指酒壶。接:接待。引满:斟酒满杯。更:更替,轮番。献酬:互相劝酒。
(25)从今去:从今以后。不:同“否”。
(26)中觞(shāng商):饮酒至半。纵遥情:放开超然世外的情怀。千载忧:指生死之忧。《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27)极:指尽情。
 
游斜川诗序阅读背景:
  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岁次甲寅(诗序的“辛酉”,据逯钦立考证,应是“正月五日”的干支),作者年五十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他和二三邻里,偕游斜川。作者一面感年时易往,一面喜景物宜人,不禁欣慨交心,悲喜集怀。这诗真实记录了作者刚入半百之年的一时心态。斜川,其地不详,当在诗人所居南村附近。
 
游斜川诗序阅读赏析:
  诗开头四句写出游的缘由。张衡《思玄赋》说:“开岁发春。”开岁,指岁首。随着新岁来临,诗人已进入五十之年(有的刻本“五十”作“五日”,未可从)。古人说:“人上寿百岁。”(《庄子·盗跖》)由此常引出人们“生年不满百”的慨叹。进入五十,正如日已过午,岁已入秋,是极足警动人心的。孔融就曾说过:“五十之年,忽焉已至。”(《论盛孝章书》)首句用“倏”,意也正同,都表现出不期其至而已至、亦惊亦慨的心情。五十一到,离开回归空无、生命休止的时候也不很远,(《淮南子·精神训》:“死,归也。”《说文》:“休,止息也。”)要“念之动中怀”了。于是,在初五那天景气和美的良辰,他作了这次出游。
 
  次节“气和天惟澄”以下八句,充分就“游”字着笔。在一碧如洗的天幕下,游侣们分布而坐。山水景物,一一呈献在眼前:近处是微流中的彩色鱼儿在嬉游,空谷中鸣叫着的鸥鸟在高飞。作者用较华采的笔墨着意写出游的、飞的都那样自得,空中、水底无处不洋溢着生机,这其中自然也含着他的欣喜和向往。再放眼远远望去,湖水深广,曾(通“层”)丘高耸,也构成佳境,令人神驰意远。特别是这曾丘(指庐山边上的鄣山),不仅使人联想到昆仑灵山的峻洁(《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淮南子》说:“昆仑有曾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之树在其西”);而且它“旁无依接,独秀中皋”(尽管它不如昆仑山曾城的真有九重),顾瞩四方,无可与比拟者,也足以对人们的人格修养有所启示。序中说:“欣对不足,率共赋诗。”读者正应感谢这曾丘,因为它的诱发,才给人间留下这好诗。
 
  三节“提壶接宾侣”四句,写出好景诱人,邻里欢饮,使诗人不禁兴起“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否”的感念。这是对人生、对美好事物——诗中所写的风物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无限热爱、执着的人自然会产生的想法,作者把人们心中所有的感念,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真率地吐露了出来。
 
  结尾四句,写出酒至半酣,意适情遥的境界。古人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而作者却以高昂的意气唱出“忘彼千载忧”,他的人生观是超脱的。他又说:“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这是本有旷达胸怀、又加以“中觞纵遥情”的作者所发出的对良辰、美景、佳侣、胜游的热情赞叹,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颓废之歌是迥然异趣的。
 
后世评价:
  鲁迅的遗墨中,有书赠“广平吾友”的这首诗的手迹(见《鲁迅诗稿》“附录”),虽没署写时日,但应和他发表有关评陶的若干名论的时间相去不远。是20世纪30年代初所写的。从鲁迅对此诗的喜爱、肯定态度这一端,亦足以窥见此诗对后世人们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以上这篇游斜川诗序阅读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谜语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网址:http://m.iqcun.com/juzi/shiju/82826.html
下一个:咏贫士七首赏析_咏贫士七首翻译
上一个:荣木并序_荣木 陶渊明
最新评论
雾岛之樱 评论 发表于 2018-10-28 14:20:36

这个谜语有点难哦,答案是不是很难猜出来啊

相关诗句大全
劝农 陶渊明_劝农 翻译
和郭主簿其二
答庞参军 翻译_答庞参军四言
拟挽歌辞三首
拟挽歌辞其三赏析
陶渊明乞食
归鸟 陶渊明
移居其二 陶渊明_移居其二阅读答案
陶渊明 形影神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_添字采桑子 译文